会员登录
企业登录
注册账户
“北疆亮姐”巾帼家政服务平台>家庭课堂>如何应对老人烫伤、摔伤
如何应对老人烫伤、摔伤
2024-09-05 来源: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删。 阅读(320)

01 初步应对老人烫伤

1. 工作准备

(1)迅速脱离热源:迅速协助老年人脱离热源;有衣物者,切勿脱去衣物。

(2)物品:冰块数个,手帕1条,鸡蛋清或烫伤膏,记录本1个,笔1支。

2. 冷却治疗:用冷水冲洗或浸泡,或用手帕包裹冰块冰敷伤处。

3. 涂皮肤保护剂:在红肿处涂鸡蛋清或烫伤膏等。

4. 报告:报告医护人员或家属,或拨打急救。

5. 记录:记录烫伤的原因,伤处的面积、程度及处理过程。

注意事项

1. 若穿着衣服或鞋袜的部位被烫伤,千万不要急忙脱去被烫伤部位的鞋袜或衣裤,以免造成表皮随同鞋袜、衣裤一起脱落。应先用冷水或食醋(食醋有收敛、散疼,消肿、杀菌,止痛作用)隔着衣裤和鞋袜浇到伤处及周围,然后再脱去鞋袜或衣裤,进行“冷却治疗”。
2. “冷却治疗”期间要为老年人保暖,以免着凉。

02 为卧床老人更换床单

1. 酌情关好门窗,移开床旁桌、椅。

2. 放平老人,帮助老人侧卧在床之一边,背向护理人,枕头与老人一起移向对侧。

3. 将脏污床单卷起塞入老人身下,扫净垫褥上的渣屑。

4. 将清洁床单铺在床的一边(正面在上),叠缝中线与床中线对齐,将上半幅卷起塞在老人身下,靠近侧的半幅自床头、床尾、中间,先后履平拉紧塞入床垫下,帮助老人侧卧于清洁床单上,面向护理人,转至对侧,将脏污床单自床头至床尾边卷边拉出,然后将清洁床单拉平,同上法铺好,帮助老人取仰卧位。

5. 盖好棉被,拉平,使老人舒适平卧。

6. 一手挟住老人的头颈部,另一手速将枕头取出,更换枕套,给老人枕好。

03 使用温水擦浴为高热老年人进行物理降温

1. 工作准备

(1)养老护理员:向老年人解释操作的目的,取得老年人的合作。同时详细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进行操作。

(2)物品:32-34℃温水1盆,浸纱布或小毛巾2块,大毛巾、冰袋、热水袋、布套或小巾2块、屏风,必要时可备干净衣裤1套,体温计、体温记录单、笔。

(3)环境:安静整洁,温湿度适宜,最好在22-24℃;关闭门窗,用屏风遮挡老年人身体。

2. 实施擦浴

(1)护理员打开老年人盖被。将准备好的冰袋、热水袋用布袋或小巾包裹, 给老年人头部放冰袋,脚下置热水袋。

(2)协助老年人露出擦拭部位,下垫大毛巾,拧干浸湿的小毛巾缠在手上呈手套式,以离心方向边擦边按摩,其顺序如下:

1)露出一侧上肢,自颈部沿上臂外侧擦至背部,自侧胸部经腋窝侧至手心, 同法擦拭另一上肢;
2)使老年人侧卧,露出背部,自颈部向下擦拭全背部,擦干后穿好上衣;
3)露出一侧下肢,自髋部沿腿的外侧擦至足背,自腹股沟沿腿的内侧擦至踝部,自股下经腋窝擦至足跟;同法擦拭另一侧下肢。

(3)擦干后穿好裤子移去热水袋和冰袋,协助老年人盖好被子。

3. 复测体温

擦浴30分钟后护理员协助老年人测量体温,如体温降至38.5℃,则可取下头部冰袋。

4. 整理记录

护理员协助老年人躺卧舒适,按要求整理好热水袋和冰袋洗手,并记录体温变化。

注意事项

1. 温水擦浴过程中应注意保暖。
2. 温水擦浴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老年人的隐私,避免暴露过多。
3. 温水擦浴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老年人的安全,避免坠床的发生。

04 对老年人摔伤进行初步处理

1. 工作准备

(1)养老护理员:洗手并用干净毛巾擦干。

(2)安置老年人。

1)评估制动。因无法判断老年人有无骨折,故先嘱老年人勿活动。

2)将老年人移至床上或座椅上,取舒适体位,肘部屈曲。

(3)物品:准备绷带数卷(或三角巾数条),胶布数卷,剪刀1把,消毒剂1瓶,棉签数包。

2. 报告

立即报告医务人员或家属,或拨打急救。

3. 覆盖伤口

用无菌纱布(或干净手帕)放在伤口正上方,覆盖伤口。

4. 包扎伤口

5. 冷敷伤口

用毛巾包裹冰块或用塑料袋装冷水浸泡的毛巾敷于伤口处。

6. 观察记录

记录老年人受伤时间、受伤部位、出血情况、处理情况等,观察其有无其他不适。

注意事项

1. 包扎伤口时,先简单清创并盖上消毒纱布,然后再用绷带等。操作时要小心、谨慎,不要触及伤口,以免加重疼痛或导致伤口出血及污染。
2. 包扎时松紧要适宜,过紧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,过松易致敷料脱落或移动。
3. 绷带固定时的结应放在肢体的外侧面,忌在伤口上、骨隆突处或易受压的部位打结。
4. 包扎四肢应将指(趾)端外露,以便于观察血液循环,如有异常,及时报告。

05 轮椅与床之间的转移

1. 从床向轮椅移动

将轮椅靠近老人身体健侧,轮椅与床呈30-45度角,固定轮椅,脚踏板向上抬起,扶助老人坐在床沿,叮嘱老人手臂扶在护理员肩上或两手在护理员颈后交叉相握。护理员双膝抵住老人双膝,两手臂环抱老人腰部夹紧,两人身体靠近,老人身体前倾靠于护理员肩部,护理员以自己的身体为轴转动,将老人移至轮椅上@养老运营消消乐。叮嘱老人扶好轮椅扶手,护理员绕到轮椅后方,两臂从老人背后两肋下伸入,将老人身体向椅背后移动,使身体坐满轮椅座位。

2. 从轮椅向床移动

轮椅与床呈30度角,固定轮椅,脚踏板向上抬起。护理员的双膝抵住老人的双膝,两手臂环抱老人腰部夹紧,两人身体靠近,老人身体前倾靠于护理员肩部,护理员以自己的身体为轴转动,将老人移至床上。

06 对噎食、误吸的老年人采取的急救措施

1. 判断

根据老年人的表现,护理员快速判断老年人可能出现的问题,同时大声呼喊他人帮助。

2. 取出口腔中异物

护理员用手或汤匙迅速抠出口咽中的积聚食物团(或异物)。如老年人牙关紧闭或抽搐,可用筷子等掩开口腔掏取食物团(或异物),并解开老年人领口。

3. 实施救助

护理员协助意识清醒的老年人釆取立位或坐位,对意识不清或卧床的老年人釆取平卧位,头偏向一侧。迅速釆取腹部手掌冲击法进行救助。救助时应严密观察老年人的情况,必要时及时协助老年人就医。

特别提示

噎食、误吸急救方法的选择应因人而异、因地制宜,但都应以抢救老年人生命为准则。记录护理员应及时记录老年人噎食、误吸发生的时间、表现和采取的急救措施,报告主管部门。

注意事项

1. 老年人发生噎食,误吸时应及时釆用正确的急救方法就地抢救,分秒必争。
2. 进行抢救时动作用力适度,以免造成肋骨骨折或脏损伤。

07 翻身叩背促进排痰法

1. 目的

帮助老人将呼吸道的痰液排出,预防呼吸道并发症。

2. 准备

(1)养老护理员:着装整洁,修剪指甲、洗净擦干并温暖双手(双手无长指甲或指环)。

(2)物品:软枕头4个(大枕2个,小枕2个)。

(3)环境:清洁,关闭门窗,避免对流风。

3. 操作程序

(1)翻身侧卧:向老人解释操作目的和方法→将备好的软枕头携至老人床旁→操作者站在老人床旁近侧→一手托起老人头部,一手移动枕头至床的远侧→嘱老人移动身体至床的远侧(若老人不能自理,一手放于老人肩下,一手放于老人臀下,双手背抬起老人协助移动)→一手扶持老人远侧的肩部,一手扶持老人臀都,将老人身体向近侧翻转呈侧卧(使老人面向操作者)→将老人衣被整理平整→老人一手臂放枕旁,一手臂放在胸前并用一大枕头支撑→下肢膝关节下用小枕头支撑→盖好被子。

(2)叩背排痰:掀开老人背部的棉被,暴露背部→一手扶住老人使体位稳定,一手触摸定位,并使手掌呈环杯状,从下至上叩拍背部数次→将老人衣服整理平整→将一个大枕头放置老人背部,一个小枕头置老人颈部凹陷处以支撑身体→协助老人盖好被子→整理用物与床被→开窗通风→洗手。

注意事项

1. 操作前注意要先温暖双手,以免手过凉而引起老人的不舒适。
2. 老人可取侧卧位或坐位,叩背之前要将老人的身体支撑点安置妥当。
3. 叩拍背部之前操作者先将手五指并拢,微弯曲手指,使手背隆起呈环杯状再叩击老人的背部。
4. 叩拍时先从老人后背部的肺底向上叩击至肩下。每次叩击的部位要与上一次的部位重叠1/3,不可遗漏。叩击一侧后再叩击另一侧,每侧叩击次数不少于3遍。
5. 叩背的力度要适宜,过轻不能使痰液顺利排出,过重则会发生损伤。
6. 叩背时要注意位置必须准确,不能叩在肾区和脊柱处。
7. 如痰液粘稠不易咳出,可选择稀释痰液的方法@养老运营消消乐,如做雾化吸入、蒸汽吸入等以协助咳痰。
8. 叩拍背部过程中,不可过度暴露老人的身体,冬季可隔着单衣进行叩背,以防受凉。
9. 叩背时长约10-15分钟,操作中随时观察和询问老人的感受和反应,如有不适及时停止。

08 生命体征的观察

1. 体温的观察与护理

(1)正常体温及生理性变化

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组织的平均温度。正常人的体温保持在相对恒定状态,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,可随性别、年龄、昼夜、运动和情绪等因素的变化而有所波动。当体温中枢受到致热源(如细菌,病毒等)的侵害,分泌功能紊乱时,体温可发生变化。

(2)高热老人的护理

1)观察:每隔4h测量一下体温,观察神志、尿量。

2)降温:物理降温,温水擦浴,头部冰袋。

3)补充营养和水分:饮水3000毫升。

4)皮肤清洁:擦干汗液,更换衣服和床单。

5)密切观察:观察降温情况,需30分钟测体温一次。

(3)体温过低的老人护理(体温35℃以下)

1)每一小时测量一次体温,直至体温恢复正常稳定。

2)给予热饮料。

3)提高室温度至24-26℃。

4)保暖。

2. 脉搏的观察与护理

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,在浅表动脉上可摸到一次搏动,称为脉搏。每分钟脉搏搏动的次数称为脉率。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,当脉搏微弱难以测得时,应测心率。

(1)正常脉搏及生理性变化

正常成人在安静时的脉搏每分钟60-100次,节律规则。脉率可随年龄、性别、劳动和情绪等因素而变化。一般幼儿比成人快;老人较慢;女性比男性稍快;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可增快,休息和睡眠时较慢。

(2)异常脉搏的种类

1)心动过速: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。

2)心动过缓:成人脉率每分钟低于60次。

3)细脉(脉搏短绌):在单位时间脉搏率少于心率,快慢不一,强弱不等,极不规则。

4)洪脉:脉搏强大有力。

5)丝脉:当心输出量减少,动脉充盈度降低时,脉搏细弱无力。

3. 呼吸的观察与护理

(1)正常呼吸及生理性变化

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钟呼吸16-20次,节律规则,均匀平稳。但受意识控制可随意改变。呼吸可随年龄、劳动、情绪等因素改变,老人稍慢,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增快,休息和睡眠时较慢。

(2)异常呼吸的观察

1)频率异常:呼吸频率超过24次/min称为呼吸过速。呼吸频率低于12次/min称为呼吸过缓。

2)深度异常:深长呼吸,见于糖尿病酮中毒,尿毒症时的酸中毒。

3)节律异常:潮式呼吸,其特点是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,然后再由深快到浅慢,之后呼吸暂停30-40秒,再开始又一次的重复,循环往复如潮水涨退时的呼吸节律。

4. 对老人血压的观察和护理

(1)正常血压及生理性变化

以肱动脉血压为标准,成人安静时收缩压为90-140mmHg,舒张压为60-90mmHg,脉压(收缩压与舒压之差)为30-40mmHg。受昼夜时间和睡眠的影响,一般傍晩高于清晨,休息和睡眠不佳时血压稍增高。受环境的影响,在寒冷环境中血压可增高;高热环境中血压可下降。受心理情况的影响,在精神紧张兴奋、运动时收缩压可增高,舒张压无明显变化。

(2)异常血压的观察

1)高血压:收缩压达到140mmHg或以上,舒张压在90mmHg或以上称为高血压。

2)低血压:收缩压低于90mmHg,舒张压低于50mmHg称为低血压。

09 检查老年人治疗饮食的落实情况

1. 工作准备

(1)养老护理员:着装整洁,收集资料,了解老年人的基本状况。

(2)物品:1支笔,1份记录单。

(3)环境:居室环境整洁,光线充足、柔和。

2. 沟通交流

护理员走进房间,与老年人面对面坐好,进行沟通、交流,了解身体心理情况。

3. 询问饮食情况

询问老年人是否按时、按要求食用治疗饮食。

4. 分析判断

分析老年人食用治疗饮食的时间和内容与医嘱规定有何差异。

5. 询问效果

询问老年人,分析老年人主诉,检查老年人食用治疗饮食的效果。

6. 记录并报告

(1)记录下老年人治疗饮食的食用时间、内容以及老年人的身体状况。

(2)报告家属或医护人员。

注意事项

1. 语言亲切,态度和蔼。使用开放式的问询方式。
2. 建议老年人严格执行治疗饮食规定,同时建议改善治疗饮食的口味。
3. 做好相关记录并及时报告。

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侵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