宝宝出生后,无论是母乳喂养,还是混合喂养,妈妈们常常都会担心宝宝没吃饱。
下面给大家总结了0-12个月宝宝的参考喝奶量,以及判断宝宝饿了、吃饱了的方法。
数据来自美国儿科学会和中国营养学会,有需要的妈妈不妨收藏保存下来。
一、四个信号,说明宝宝饿了:
1、头转过来转过去,发出哼哼唧唧的声音。
2、宝宝把手往嘴里送,做出吸吮的动作。
3、当你靠近他,嘴巴会往你的胸前钻。
4、如果你还没有察觉,宝宝会开始哭闹。
二、五个方法,判断宝宝吃饱了:
1、宝宝每天能尿湿5-6片纸尿裤,尿色浅。
2、喂奶时,宝宝能进行有力的吸吮。
3、两次喂奶之间,宝宝能够开心地玩耍或安睡。
4、喂奶后,乳房的胀满感消失。
5、宝宝体重稳步增加。
三、一般来说,宝宝体重在出生1周内会出现生理性下降,之后应保持增加趋势。
·第一个月:每周增加约110-200g;
·2-6个月,每月增加450-670g;
·6-12个月,每月增加350-450g。
四、除此以外,下面这几个小提醒,也要注意:
1、宝宝会根据自己的需求,不断调整喝奶量,妈妈不要拘泥于某个定量。
你可以这样观察:如果宝宝吃奶时容易走神,或者看起来比较烦躁,不想吃了,那可能已经吃饱了。如果宝宝喝完奶还在咂嘴,那么可能还没饱。
2、不要等到宝宝哭了才喂奶。
宝宝开始哭闹的时候,其实已经是饿过头的迹象啦。而且,哭的时候喂奶,因为吞入比较多的空气,宝宝也会更容易溢奶。
3、配方奶喂养时,尤其注意不要超量。1岁以内的宝宝,每次喝奶量不要超过210-240ml,一天内总量不要超过960ml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