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登录
企业登录
注册账户
“北疆亮姐”巾帼家政服务平台>家庭课堂>老年人多散步对血管有好处吗?
老年人多散步对血管有好处吗?
2025-02-20 来源: 阅读(91)

一、老人走一走更长寿,不同年龄有最佳步数

美国心脏协会曾公开过一项关于70岁以上老人运动方式与健康风险的研究,结果显示,每天多走500步,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。

浙江省疾控中心也曾开展过运动与健康关系的调查,在对5005人进行100天健走体测数据统计,平均BMI下降了0.47千克/平方米,体脂肪率也下降了0.7%,体重也有多降低,而且血压控制情况也有一定改善。可以看出健步走运动对健康也有一定促进效果。

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还曾以自己为例,在长达20年时间里,每天坚持走7000-8000步,才保持了现在的健康状态。他指出,老年人更应该经常走路,最好能每天坚持走路6000-7000步,速度控制的快一点,甚至有微微出汗是最好的。

2022年《柳叶刀-公共卫生》权威期刊上还发表过一项相关研究,范围覆盖了四大洲近4.7万余人,通过对照不同年龄人群每天不同走路步数对健康的影响,发现18-60岁人群每日最佳步数为8000-10000步,60岁以上最佳步数为6000-8000步,死亡风险降幅最低。

二、70岁后走路有讲究,注意“5不”更安全

老人坚持运动锻炼是好事,但锻炼不当可能危害大于健康,四川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韩海军提醒,老人运动特别要警惕以下注意事项:

(1)循序渐进、量力而行;

(2)热身活动不可少;

(3)运动后不可立刻蹲卧休息;

(4)根据身体条件选择合适的运动量;

(5)特殊气候环境,避免户外运动;

(6)进餐前、后1小时避免剧烈运动,适量补充水分很关键;

(7)身体不适别勉强。

老人有运动意识是好的,多锻炼可以更好的活动到肌肉、骨骼、血管、大脑等各个器官机能,有利于身体健康,但走路注意“5不”更安全:

1.不要上来直接走

北京老年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高亚南指出,老年人关节、骨骼、肌肉等机能相对来说协调下会比较差,运动前最好前热身,把身体热起来,各个关节活动开,更有利于避免意外事件发生。

2.走路不能着急

北京老年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陈雪丽提醒,老人走路切忌攀比,不要以别人的走路情况要求自己,应该以自身身体条件为基础,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量,找到适合自己的步速,一般走路时感受到气息微喘但不影响说话为宜。

建议,运动过程中同时监测心率变化,如果有出现心慌、胸闷、疼痛不适等情况,须立即停止运动,严重可能需要及时就诊缓解。

3.走路不能贪多

老人走路不是越多越好,对于没有其它基础疾病的老人,身体条件合适情况下可以保持每天健步走半小时到1小时,一般走5000-6000步即可。当然这个也不是固定标准,具体还是要在安全的前提下,以实际感受为准。

4.走路不能太早

高亚南医生还指出,老人走路运动不宜起早,特别是秋冬季早晚温差比较大,过早锻炼可能会诱发疾病,建议等太阳出来后一个小时后再运动半小时至一小时。

5.走路不能单着

高亚南医生提醒,老人运动过程中最好有陪同,尽量选择安全舒适的环境,特别是本身就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运更忌单独活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