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登录
企业登录
注册账户
“北疆亮姐”巾帼家政服务平台>家庭课堂>耳朵是“心梗”的放大镜?医生提醒:耳朵出现4个异常及时就医
耳朵是“心梗”的放大镜?医生提醒:耳朵出现4个异常及时就医
2025-02-28 来源: 阅读(84)

01

耳朵是“心梗”的放大镜?

耳朵和心脏看似风马牛不相及,实际上是“血脉相连的战友”。

中医经典《黄帝内经》早有明示:“耳者,宗脉之所聚也。”这短短九字道破玄机——耳朵如同全身经络的“交通枢纽”,十二经脉、三百六十五络脉皆汇聚于此,与五脏六腑紧密相连。

现代研究更发现,耳垂血管直径只有0.1毫米,比冠状动脉细10倍,对缺血缺氧的敏感度堪称人体“警报器”。

心梗在中医属于“胸痹”“真心痛”,《金匮要略》描述其“胸背痛如锥刺,喘息不得卧”,其本质是心脉痹阻,气血运行就好像遇到“塌方路障”。

而耳朵作为经络“信息站”,最先会发出求救信号:当心脏供血不足时,耳部微循环首当其冲受损,就像干旱时最细的溪流最先断流。

02

耳朵出现这4个异常,一定要警惕

1、耳鸣不止,警惕心脉受阻

如果耳朵突然出现持续性的嗡嗡声、蝉鸣声,并且超过2小时得不到缓解,可能是心梗的早期警报。

中医认为这是“心肾不交,气血难达耳窍”的表现;现代医学发现,大约80%的心梗患者在发病前有耳鸣,因为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内耳微血管(仅0.1毫米)痉挛。尤其是伴随胸闷、气短的时候,务必要检查心电图。

2、耳垂现斜纹,心脏在“呼救”

耳垂出现从耳屏斜向耳垂边缘的褶皱(医学上称“耳褶心征”),需要高度警惕。

中医解读为“心脉瘀阻的外显”,就好像是干涸河床预示气血不畅;研究证实,这类人群的心梗风险比常人高30%,中青年人更应该重视,建议做冠脉CT或心脏彩超。

3、听力骤降,或是心血断流

没有明显诱因下,突然听不清对话,比如电视音量需要调高,可能是心脏泵血异常的信号。

中医强调“耳得血而聪”,心梗会导致耳部失养;现代医学发现心肌缺血会引发迷走神经兴奋,使内耳血流减少50%,如果伴随头晕、乏力,应该立即就医。

4、耳痛剧烈,别当普通发炎

耳部突然出现刀割一样的剧痛,并且没有中耳炎、外伤等诱因,夜间痛感加重,应该警惕心梗。

中医指出“小肠经入耳中”,心脏病变会通过经络引发耳痛;临床统计显示,12%的下壁心梗患者以耳/下颌剧痛为首发症状,这类疼痛服用止痛药并没有效果,必须检查心肌酶谱。

03

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?

1、日常防护是关键

秋冬外出时建议佩戴耳罩,避免耳部受寒引发血管痉挛;每个月用棉签轻拭外耳道,深度不超过1厘米,但是不要用硬物掏耳朵。

2、中医调理养气血

每天早晚揉按耳垂100次,配合听宫穴(耳屏前凹陷处)按压3分钟;常喝黑豆枸杞粥帮助补肾气,丹参山楂茶活血通络。

3、定期筛查防未病

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压控糖,血糖建议空腹<7mmol/L;55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做听力检测和颈动脉超声,如果突发单侧耳鸣或者耳垂褶皱,及时查心电图。

4、生活细节莫忽视

洗澡后及时擦干耳道,游泳戴硅胶耳塞;睡觉要避免侧卧压耳,枕头高度以一拳为宜。

心梗虽然可怕,但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,就可以大大降低其对身体的损害,耳朵作为身体的“信号塔”,有时候能够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健康信息。

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信号,及时就医检查,确保健康,同时,也要提醒身边的中老年朋友,保持警惕,珍爱生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