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员登录
企业登录
注册账户
“北疆亮姐”巾帼家政服务平台>家庭课堂>高血压与早起习惯有关?医生提醒:血压高的人,早起这3事少做
高血压与早起习惯有关?医生提醒:血压高的人,早起这3事少做
2025-03-25 来源: 阅读(30)

高血压,这个看似普通的慢性病,正悄悄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。数据显示,我国约有31%的成年人正受高血压困扰,平均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个患者。而更令人担忧的是,高血压的患病群体正逐渐年轻化。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,一天中的早晨可能是最危险的时段。清晨,身体从休眠状态逐渐苏醒,血压也开始波动。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,再叠加一些不良习惯,血压可能会瞬间飙升,甚至引发心脑血管疾病。那么,哪些早起习惯需要特别注意呢?

一、早晨,高血压患者的“危险时刻”

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洒在脸上,身体也开始从睡眠中慢慢苏醒。然而,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,这个时刻却暗藏危机。经过一夜的休息,身体的代谢减缓,血液变得黏稠,血管阻力增加,血压就像被“点燃的导火索”,随时可能失控。

医生提醒,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清晨(6点—8点)会迎来第一个高峰。与夜间血压最低的时段(0点—2点)相比,清晨的血压可能高出10%至20%,甚至可达40—50毫米汞柱。这种剧烈的血压波动,就像一场“风暴”,随时可能引发心脑血管事件。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,全球约五分之三的心脑血管急性事件发生在早晨,其中包括约一半的脑卒中和五分之二的心肌梗死。

二、早起的“危险三件事”,高血压患者需警惕

1. 醒后立即起床:血压的“过山车”

很多人早上醒来后习惯立刻起床,但对高血压患者来说,这个动作可能引发危险。晚上睡觉时,身体处于平卧状态,血液分布相对均匀。醒来后立即起床,血液会因重力快速流向四肢,导致大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短暂缺血。此时,身体为了维持正常运转,会启动升压机制,血压瞬间升高。

医生建议,早上醒来后不要急于起床,先在床上平躺几分钟,活动一下头颈部和四肢,让身体逐渐适应清醒状态。坐起后,再停留几分钟,最后再慢慢下床。这个过程就像给身体一个“缓冲期”,避免血压的剧烈波动。

2. 晨练:运动的“双刃剑”

晨练是很多人的习惯,但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,却可能带来风险。清晨,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还在恢复中,血液黏稠,心脏泵血负担较重。如果此时进行中高强度的运动,就像给心脏和血管“加压”,不仅不利于血压控制,还可能引发心脑血管意外。

研究表明,下午4点至6点是人体最有活力的时段,血压和心跳也最为稳定。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,下午锻炼比早晨更安全。如果选择晨练,建议选择低强度的运动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,并注意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拉伸。

3. 发脾气:情绪的“定时炸弹”

早晨,本是一天中最平静的时刻,但很多人却因为琐事发脾气。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,这可能是致命的。清晨,血压本来就处于高位,此时发脾气,交感神经会被激活,释放大量激素,导致心率加快、血压飙升。这种情绪波动,就像给血压“火上浇油”,极易引发心脑血管事件。

医生建议,高血压患者要学会控制情绪,保持心态平和。早上遇到不顺心的事,不妨深呼吸,调整情绪,避免不必要的冲突。

三、如何让早起的血压更平稳?

高血压患者要想平稳度过早晨,除了避免上述不良习惯外,还需要做好日常管理。每天早晨起床后60分钟内,空腹静息15分钟后测量血压。测量时,左右胳膊都要测,取坐姿,三次测量取平均值。如果两侧胳膊的血压差大于10毫米汞柱,说明可能存在心脑血管疾病风险。

此外,选择合适的降压药也至关重要。长效降压药可以在24小时内持续发挥作用,建议在血压高峰到来前半小时服药。同时,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,如合理饮食、控制盐摄入、戒烟限酒、保持充足睡眠等,都能帮助稳定血压。

高血压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不科学的管理。早晨,是高血压患者的“危险时段”,但只要注意细节、科学管理,就能有效降低风险。希望每一位高血压患者都能掌握正确的健康管理方法,远离心脑血管疾病。